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时尚前沿  > 正文

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大力发展碳金融 为湿地修复保护开辟融资新渠道 世界快消息

日期:2023-01-28 12:48:04 来源:环球网

盐城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处国际重要湿地、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湿地面积达76.94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7.28%,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53.12万公顷,占全省同类湿地的53.62%,近年来由于缺少用于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资金、财政资金引导效果不明显,以及湿地保护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等原因,盐城湿地修复保护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当地政府“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发展定位,积极构建具有盐城特色的碳金融体系,探索创新湿地修复保护和开发融资新渠道,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资料图)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体系支撑

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为进一步拓展湿地修复保护融资渠道,通过出台专门工作意见、强化考核通报、开展业绩评价等措施,将金融支持盐城湿地保护、修复和开发纳入制度框架,夯实体系支撑的基础。

出台工作意见。为了更好地将各项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2月,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联合11个部门制定《关于盐城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并由市政府办转发,明确全市绿色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建立绿色金融企业和项目“白名单”目录库,精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强化考核通报。将绿色金融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综合评价A类项目,并在每季度行长联席会进行通报,并安排绿色金融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金融机构作交流发言。

开展业绩评价。定期开展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纳入定量评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

借鉴成功经验,盘活湿地资源

为保护并盘活盐城丰富的湿地资源,构建湿地保护良性机制,在深入研究其他省市金融支持湿地保护经验及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开展金融支持盐城湿地保护、修复和开发。组织国内外生态银行和湿地银行相关调研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共同推进“黄海湿地生态银行”的建设。

开展系列前期调研。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积极开展湿地保护投融资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形成了《蓝色碳汇核算及其维护与发展》《金融支持湿地碳汇经济的路径探究》等基础研究成果与《金融支持湿地保护的盐城探索与经验借鉴》《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盐城案例》等实践调研成果,为提出构建“黄海湿地生态银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借鉴。制定《“黄海湿地生态银行”制度框架与实施方案》,形成适合盐城湿地保护工作的框架体系。积极与黄海湿地研究院合作,提出构建“黄海湿地生态银行”的可行性报告、总体框架与投融资模式等规划,逐步明确了“黄海湿地生态银行”总体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投融资框架,相关工作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推进湿地碳汇核算。由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滨海湿地碳汇核算标准,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推动黄海湿地研究院采用国际流行的湿地碳汇核算方法,以项目区现状和未来的生态修复方案为核算基础,形成滨海湿地碳汇评估报告,并积极协助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目前30万元研究经费已经到位。推进该院开展大丰建川养殖区、东台川水湾地区、大丰东沙紫菜养殖区的碳汇评估工作,为形成湿地碳汇交易盐城范本夯实基础。

合力确保规划落地。一方面,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积极加强与上级行、地方政府沟通,分阶段多次就“黄海湿地生态银行”的研究成果、立项建议、实施方案、建设进展等进行书面和口头汇报,使“黄海湿地生态银行”项目既被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列入年度重点改革创新项目,也成为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协同,积极与自然资源规划局、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检察院等地方政府部门和银保监局、商业银行、黄海金控等金融机构对接,共同讨论与明确各部门在构建“黄海湿地生态银行”中职责、任务与作用,制定“黄海湿地生态银行”实施方案,为规划的落地提供了具体细则与实施保障。

创新开展试点,赋能绿色发展

为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有效投入到盐城湿地保护之中,2022年,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蓝色碳汇、湿地修复贷款试点,并创新绿色信贷组织体系和产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湿地保护投融资模式。

创新开展蓝色碳汇贷款试点。8月30日,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指导兴业银行大丰支行成功落地全省首笔湿地修复碳汇远期质押贷款1000万元,专项用于盐城湿地修复保护,成功打通了湿地生态治理绿色金融通道,为缓解湿地修复保护融资压力、丰富绿色金融发展内涵作出了有益尝试。11月,指导中国银行东台支行成功发放湿地碳汇贷2000万元,专项用于东台川水湾地区湿地修复保护。12月30日,指导南京银行盐城分行成功获批“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20000万元,专项用于“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实施,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此次紫菜种植项目产生的361280.37吨碳汇提供质押担保。

创新开展湿地修复贷款试点。2022年,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指导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组建银团贷款,对东台市沿海经济区湿地修复项目、条子泥湿地修复项目等授信14亿元,已投放11.5亿元。指导中国银行向大纵湖湿地保护工程投放授信资金2.2亿元,积极推进地方湿地治理,还湖面积达13.6平方公里。

创新绿色信贷组织体系和产品。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推动江苏银行盐城分行设立一家“绿色支行”。将货币政策工具与绿色金融结合,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指导金融机构推出一批服务“双碳”目标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如“光伏贷”“环保贷”“收益权质押贷款”“绿色创新组合贷”等。

“黄海湿地生态银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将以盐城举办“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为契机,拟专设金融支持湿地修复保护分论坛,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金融业智慧和经验。推动政府挂牌成立全国首家沿海“湿地生态银行”,构建完善的湿地保护利用投融资体系,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自然资源的资本化和金融支持路径的绿碳化,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展现金融担当。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