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时尚前沿  > 正文

75岁的孝庄太后病逝,棺椁竟停放了37年无人敢下葬,为何?-环球观热点

日期:2023-06-23 11:58:17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资料图)

1687年,75岁的孝庄太后病逝,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康熙哭号不已,捶胸跺脚。谁知,刚走出孝庄的寝宫,康熙就命人将孝庄生前喜欢的5个宫殿给拆了,棺椁也要暂放。可这一放,竟是37年。

孝庄名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贝勒的格格,12岁那年,嫁给了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

皇太极不仅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姑父。孝庄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哲哲,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在宫中贵为皇后,但结婚多年一直没能生育,于是就安排了亲侄女孝庄进宫选妃。 姑侄共侍一夫,现在看来很难接受,但是在当时却很常见。一是那时还没有亲族不通婚的规定;二是部族联姻可以带来不少好处。比如孝庄嫁给姑父皇太极,一方面可以继续加强两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壮大姑姑在宫中的势力。 孝庄出身高贵,还是亲上加亲,但她嫁过去之后并不受宠。孝庄出身草原,从小喝牛奶长大,跟其他妃子相比,身材略显粗壮,性格直率强势,在皇太极看来缺少女性之柔美。 孝庄在宫中地位低下,但她并不在意这些,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为族人生下皇子。孝庄共生下4女1子,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她便把精力放在了自我提升和培养儿子福临身上了。 孝庄从小喜欢读书,有了儿子之后,便爱上了读史书,当时皇太极爱看《三国演义》,她也跟着读,从中学习到不少治国谋略。 1643年,在清军入关前身心交瘁,不幸猝死。在姑姑孝端皇后的扶持下,孝庄的儿子被推上了皇位,即顺治,年仅6岁。孝庄被封"皇太后",那年她31岁。 不过,孝庄和顺治在宫中势力单薄,没有实权,被看作皇太极弟弟多尔衮和长子豪格争权夺利的傀儡。 多尔衮为了控制和利用顺治,曾对孝庄百般刁难,为了不让她接近儿子,多尔衮竟让年幼的顺治和孝庄分宫而居,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能见面。 直到1650年,多尔衮从马上摔死,顺治才开始亲政。然而,没过几年,顺治却得了天花死去,年仅24岁。孝庄万分悲痛,她永远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在长期的宫斗中,孝庄逐渐展露出政治才能,儿子去世后,她把8岁的孙子玄烨扶上了皇位,就是康熙皇帝。孙子继位后,孝庄从皇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

康熙从小跟孝庄一起生活,早早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孝庄爱读书的习惯,也影响了康熙,自小就保持着"早夜读诵"的良好作风。孝庄也常常教导他,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有一次,孝庄当着众人问小康熙:"身为天下之主,有何打算?" 康熙大声回答:"臣无他欲,惟愿天下乂安,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孝庄吸取了多尔衮擅权的教训,为小康熙设置了4个辅政大臣。这4个辅政大臣没有一个来自宗室,都不具备争夺皇位的资格,思想上也跟孝庄保持一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辅臣鳌拜的势力日渐强大,他自恃军功巨大,凌驾于其他辅臣之上,也不把康熙放在眼里。 一日,鳌拜不想上朝,便谎称自己生病了。康熙关心大臣,便去鳌拜家里看望,康熙走进鳌拜的卧室,竟发现床上竟然藏了把刀,他强颜欢笑说:"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 孝庄知道后,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 没过几日,鳌拜竟擅自下令,杀了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是四大辅臣之一,跟鳌拜同等级别,鳌拜根本没有资格杀他。 孝庄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在她的引导下,康熙派人把鳌拜绑了,还罗列出了30条大罪,将他囚禁致死。 铲除鳌拜这座大山,是康熙迈出亲政的第一步。自此康熙夺回朝中权力,开始执政,年仅16岁。孝庄对康熙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康熙皇帝。 1687年,75岁的孝庄卧病在床,弥留之际拉着康熙的手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我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安葬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吧!"康熙哭得泣不成声,连连点头。 可就在实际操作时,康熙却犯了难。孝庄的遗愿是不跟皇太极合葬,希望在顺治的孝陵附近安葬,可是以母陵陪子陵,却不符合当时的礼制。 康熙十分纠结,就把孝庄生前喜欢居住的宫殿都拆了,把她的棺椁放在里面。没想到,这一放就是37年,直到雍正继位,孝庄的棺椁才入土为安。

孝庄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她13岁入宫,从不受宠的妃子成为太皇太后,可以说一路披荆斩棘。她经历了早年丧夫、中年丧子的切肤之痛,又强忍悲痛,将孙子康熙扶持上位。

在她的帮助下,康熙顺利铲除鳌拜,平三藩,解决了朝中不少隐患,成就了康熙"千古一帝"的美誉。 更难得的是,孝庄虽然有着称帝的能力,但她始终恪守本分、进退自如,从来不做僭越位份之事,被后人称为"宫中尧舜"。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标签:

推荐